妫水河湿地植物作用及调水水质响应模拟 |
| |
作者姓名: | 李亚娟 杜彦良 毕二平 王亮 陈翠柏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1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80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重大水利工程水生态安全保障及调控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项目(WE0145B592017) |
| |
摘 要: | 本文基于湿地植物在河流湖泊中的物理、生化反应机制,应用MIKE21中EcoLab的编辑功能,建立湿地植物的水质模块,将植物的阻流、产氧、耗氧及微生物和植物吸收营养盐过程参与计算中,耦合湿地水动力实现水质模拟.在对妫水河表流湿地调研及监测基础上,建立妫水河下游与三里河的模型,考虑湿地植物类型、分布及水量变化下的植物有效面积等作用,定量研究工程尺度上河流湿地水动力及水质净化效果.计算中采用实测数据率定湿地植物对水质作用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模拟,无循环系统对支流三里河及上游调水时,岸带湿地建设后相比建设前,下游出口处氨氮、磷酸盐和总氮的浓度下降了14.29%、 33.33%和20.00%;循环系统运行后,三里河和妫水河上游流量分别增加0.4 m3·s-1,使得部分河段水位抬升,断面平均流速略有增加,三里河和妫水河的有效湿地覆盖率分别增加了144.44%和13.16%,出水口处水质与工程前相比,氨氮、磷酸盐和总氮分别下降了35.71%、 50.00%和46.67%,循环体系的建设加强了湿地净化功能.模型有机地将湿地植物分布融合进模型...
|
关 键 词: | 表流湿地 MIKE 21-EcoLab 水质模拟 植物净化作用 妫水河 |
收稿时间: | 2020-02-10 |
修稿时间: | 2020-03-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