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区冬季PM2.5和PM10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窦筱艳 徐珣 刘宇 王静 韩斌 赵旭东 |
| |
作者单位: | 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青海 西宁 810007;国家大气背景站青海门源站, 青海 门源 810300,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青海 西宁 810007;国家大气背景站青海门源站, 青海 门源 810300,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青海 西宁 810007;国家大气背景站青海门源站, 青海 门源 81030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青海 西宁 810007;国家大气背景站青海门源站, 青海 门源 810300 |
| |
基金项目: | 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宁市大气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2013-J-101);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PM2.5高原地区自动监测方法研究"(2015-ZJ-914);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原典型城市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谱研究"(2015-ZJ-950Q);环境保护部2013公益项目"PM2.5/PM10自动监测的标准量值传递和QA/QC关键技术研究"(201309010);青海省省委组织部2014年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项目 |
| |
摘 要: | 2014年11月—2015年1月对西宁市冬季开展PM_(2.5)和PM_(10)的连续监测。利用DRI 2001A型热光碳分析仪(美国)对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冬季PM_(2.5)和PM_(10)中碳气溶胶所占比例分别为33.13%±6.83%、24.21%±6.27%,说明碳气溶胶主要集中在PM_(2.5)中;OC/EC值均大于2,说明西宁市大气中存在二次污染;SOC占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比例分别为46.50%和57.40%,PM_(2.5)中SOC浓度占PM_(10)中SOC浓度的61.88%,说明SOC主要存在于PM_(2.5)中,且SOC形成的二次污染和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都是西宁市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与其他城市比较发现,西宁市冬季PM_(2.5)中的碳气溶胶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城市,PM_(10)中OC质量浓度相对其他城市较高,EC质量浓度偏低;OC和EC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来源不统一;进一步对OC和EC各组分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知,西宁市冬季碳气溶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汽油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
|
关 键 词: | PM2.5 PM10 有机碳 元素碳 |
收稿时间: | 2015-11-02 |
修稿时间: | 2015-12-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