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海湖介形虫壳体丰度与氧碳同位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来自沉积物捕获器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燕,金章东. 青海湖介形虫壳体丰度与氧碳同位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来自沉积物捕获器的研究[J]. 地球环境学报, 2013, 0(3): 1328-1337
作者姓名:李燕  金章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956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5015,40873082)
摘    要:介形类对其生活的水体环境极其敏感,其壳体的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水体,因此壳体的化学组成常常用来反演古气候环境,然而对于青海湖介形虫壳体不同组成的控制因素存在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本文以沉积物捕获器在青海湖于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获得的介形虫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CTD同步监测的湖水环境参数,探讨了青海湖现生的两个种属介形虫(意外湖花介和胖真星介)丰度和氧、碳同位素(δ18O、δ13C)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各自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意外湖花介壳体的丰度比胖真星介的高一个数量级,但青海湖两种介形虫出现和丰度变化均受湖水温度直接控制。意外湖花介和胖真星介壳体的δ18O和δ13C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及种属差异,而同步沉淀的自生碳酸盐却有较为均一的δ18O组成;两个种属介形虫壳体δ18O的年际差异是夏季水温系统差异的直接表现,而δ18O的季节性变化并不受控于降水和蒸发(P/E)比率,而可能主要与由高温诱发的大量自生碳酸盐沉淀有关;青海湖介形虫壳体δ13C的变化并不是单一因素控制的结果,可能也与湖水温度、自生碳酸盐沉淀等因素有关。本研究提出的自生碳酸盐沉淀对介形虫壳体δ18O和δ13C的控制作用,对于我们认识青海湖介形虫的环境意义及沉积物中介形虫壳体化学组成的古环境信息提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青海湖;介形虫;丰度;氧碳同位素;季节和年际变化;控制因素
收稿时间:2013-05-08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abundance and oxyge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stracod shells from Lake Qinghai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on the sediment trap
LI Yan and JIN Zhang-dong.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abundance and oxyge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stracod shells from Lake Qinghai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on the sediment trap[J]. Journal of Earth Environment, 2013, 0(3): 1328-1337
Authors:LI Yan and JIN Zhang-dong
Abstract:
Keywords:Lake Qinghai   ostracoda   abundance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controlling factors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