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绥化市一次空气污染过程及潜在源区分析
引用本文:李莉莉,朱莉娜,闫耀宗,王琨,王维业,姜珺秋.绥化市一次空气污染过程及潜在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0):3785-3793.
作者姓名:李莉莉  朱莉娜  闫耀宗  王琨  王维业  姜珺秋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
基金项目: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课题(No.2016TS08)
摘    要:本研究以2019年12月21—25日绥化市一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次污染概况、气象条件、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此次污染期间,绥化市以PM2.5污染为主,污染特征由21日10:00及22日11:00的偏燃煤污染型转变为24日15:00的偏二次颗粒物污染型,最终25日12:00污染特征又转变为偏燃煤型,本次污染主要以燃煤、机动车尾气和二次无机源为主;不利的气象条件主要由于弱风、高湿及低温、较差的扩散条件导致污染物局地积累;48 h后向轨迹模拟表明污染期间绥化市受4类气流输送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内蒙古、吉林等方向,其中超标轨迹占97.4%;WPSCF分析发现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绥化本地中部、辽宁省东北部、大庆市中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哈尔滨市中部区域;WCWT模拟出的潜在源区域较WPSCF大,模拟发现吉林北部对绥化PM2.5污染贡献值为60~80 μg·m-3,黑河东北部的贡献值高达100 μg·m-3以上,俄罗斯、内蒙古地区对绥化市大气PM2.5污染水平的影响及贡献较小.

关 键 词:污染特征  后向轨迹模型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  浓度权重轨迹(CWT)  绥化
收稿时间:2020/9/10 0:00:00
修稿时间:2020/9/12 0:00:00

An air pollution proces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Suihua
LI Lili,ZHU Lin,YAN Yaozong,WANG Kun,WANG Weiye,JIANG Junqiu.An air pollution proces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Suihua[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20,40(10):3785-3793.
Authors:LI Lili  ZHU Lin  YAN Yaozong  WANG Kun  WANG Weiye  JIANG Junqiu
Institution: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2. School of Environ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Abstract:
Keywords: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backward trajectory model  cluster analysis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actor (PSCF)  concentration weight trajectory (CWT)  Suihua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