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源硒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变化及其对小麦硒累积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魏玮 李平 周志高 王兴祥 丁昌峰 |
| |
作者单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140) |
| |
摘 要: | 为明确作物对几种常见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差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硒酸钾、亚硒酸钾、 EDTA螯合硒、硒矿粉、粉煤灰和富硒秸秆)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变化及其对小麦生长和硒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硒进入土壤后有效性的变化规律不同,硒酸盐、亚硒酸盐和EDTA螯合硒处理土壤有效硒比例显著高于对照(CK)处理,其它处理和CK处理无显著差异.小麦生育前期,硒酸盐、亚硒酸盐和硒矿粉处理土壤有效硒比例逐渐降低,至生育后期则趋于稳定,其他外源硒处理土壤有效硒比例则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动态变化.土壤有效硒含量显著影响小麦硒吸收,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用硒酸盐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和叶生物量,但其它硒肥对小麦生长无显著影响.小麦对不同外源硒的累积能力顺序为:硒酸盐>亚硒酸盐和EDTA螯合硒>硒矿粉、粉煤灰和富硒秸秆,施用硒矿粉、粉煤灰和富硒秸秆处理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施用硒酸盐后硒更易向茎、叶转运富集,而施用亚硒酸盐和EDTA螯合硒后硒更易向籽粒转运累积.
|
关 键 词: | 硒肥 有效硒 硒累积 转运 小麦 |
收稿时间: | 2022-03-07 |
修稿时间: | 2022-06-01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