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电场强度下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关键参数分析
引用本文:李瑞,吴波,王卅,李刚.高电场强度下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关键参数分析[J].环境工程,2018,36(9):149-153.
作者姓名:李瑞  吴波  王卅  李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污染土壤生物-物化协同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摘    要:探讨了高场强(15~20 V/cm)直流电修复污染土壤的可行性,重点分析了高电场强度下影响污染去除的关键参数,包括土壤pH值、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电流及电导率等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变化明显,与常规修复(2 V/cm)相比,电极两端土壤快速酸碱化;受电渗析影响,阴极附近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阳极土壤干裂、温度升高;阳极区土壤电导率降低,与电流下降趋势同步。高场强条件下,阳极快速酸化与电渗流作用有利于重金属的迁移;而阳极附近土壤温度的增加,则有利于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去除。因此,提高场强的电动修复在某些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