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毛霉菌回收金纳米颗粒的影响因素及吸附行为
作者姓名:郭雯颖  朱能武  李遥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178191);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No.20160402005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7A020216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培育项目(No.2017PY012)
摘    要:生物吸附在贵金属的回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毛霉菌(Mucor varians)菌株(CGMCC 3.02549)为菌种资源,探究了毛霉菌吸附Au~(3+)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Au~(3+)浓度、温度和pH值,研究了毛霉菌吸附Au~(3+)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Au~(3+)浓度升高,毛霉菌的吸附率降低,吸附容量增高;吸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H对毛霉菌吸附Au~(3+)的效果影响明显,pH为3时吸附效果最佳.毛霉菌对Au~(3+)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方程(R2=0.985),最大吸附量为325.418 mg·g~(-1).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Au~(3+)在毛霉菌上的吸附动力学(R2=0.910~0.922).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出,毛霉菌吸附Au~(3+)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回收产物为金纳米颗粒,羰基和羟基是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

关 键 词:毛霉菌  金纳米颗粒  生物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还原机制
收稿时间:2017-09-20
修稿时间:2017-11-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