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问题识别及方案探讨
引用本文:张博, 王书航, 郑朔方, 姜霞, 倪艳芳. 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问题识别及方案探讨[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9, 9(5): 491-498.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19.07.290
作者姓名:张博  王书航  郑朔方  姜霞  倪艳芳
作者单位:1.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摘    要: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是东(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其生态环境保护备受关注。针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域特征,分别从森林、矿山、草场、湿地、水体等各要素层面识别区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在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设计思路、总体布局及具体工程方案。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域存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减弱,废弃矿山生态破坏,草场面积缩减与退化,湿地面积萎缩,局部水体功能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按照优化生态空间管控与分区分类精准修复相结合的思路,结合区域的湖泊、山脉、河流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提出构建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域“两屏一带一区”(小兴安岭生态安全屏障和完达山生态安全屏障、松花江水土污染防控带、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整体推进森林保护修复、矿山环境治理、土地整治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五大类工程。方案实施预计将为区域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 键 词: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   问题识别   工程方案   小兴安岭—三江平原
收稿时间:2019-07-29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