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
作者姓名:李碧雄  谢和平  邓建辉  何昌荣  王哲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61006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摘    要: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了为数众多的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随即组织了现场勘查队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了解建筑物的受损情况。本文基于大量的现场勘查资料介绍了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底框或局部底框砌体结构及楼梯间的震害特点。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合理设计和施工的砌体结构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按现行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地震区应慎用底框砌体结构;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施工质量是结构获得良好抗震性能的前提;仅用延性系数来衡量结构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楼梯间结构设计宜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

关 键 词:汶川地晨  房屋建筑  结构破坏  抗震设计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