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时空格局 |
| |
作者姓名: | 薛彩霞 李园园 胡超 姚顺波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凌 712100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 5410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3102); |
| |
摘 要: | 研究中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时空格局对其推广政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保护性耕作固碳排碳机理和构建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对2000—2019年中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对其潜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每年保护性耕作的碳汇基本都是碳排的2倍,土壤固碳占保护性耕作碳汇的2/3以上,生物固碳占比小于1/3。(2)中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在时间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增幅较大;在空间上表现为扩张—集聚—扩张态势,其重心由北向南移动。(3)中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2019年呈现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三足鼎立”之格局,河南、山东、内蒙古、新疆、安徽、湖北和江西7省区属于高碳汇区,河北、吉林、陕西和山西属于低碳汇区,其他省份属于碳中和区。(4)2020—2030年中国保护性耕作的净碳汇潜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30年的峰值将处于5794.38万~7962.93万t C之间。
|
关 键 词: | 保护性耕作 碳汇 碳排 时空格局 潜力 |
收稿时间: | 2021-11-01 |
修稿时间: | 2022-01-24 |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