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地球、碳中和与全球可持续城市化 |
| |
作者姓名: | 陈良侃 陈明星 张晓平 程嘉梵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22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42027);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ZDBS-LY-DQC0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XDA23100301) |
| |
摘 要: | 人类世标志人类活动已经对地球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伴随碳排放快速增加和下垫面改变,对地球表层影响加剧,地球宜居性遭受破坏。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建设宜居地球的关键举措。基于多源数据对全球大规模城市化的地理格局与演化过程进行多维度刻画,对碳排放与城市化关联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全球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增长呈分化趋势,城市规模结构整体增长,规模增长的空间热点集中在东南亚以及非洲中东部等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大城市。(2)全球城镇用地显著增长,自1992年的36.4 km2增长至2018年的79.3万 km2,增长率达126.0%。同期,亚洲增长占比45.4%,是全球城镇用地扩张的主要地区。(3)伴随快速城市化全球能源碳排放迅速增长,2018年碳排放量达到376.7亿t CO2,自1970年增长219.1亿t CO2,其中,结构上电力部门增长占比45.8%、地区上亚洲增长占比84.3%。城市化率、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关联呈分异特征,高城市化率、高收入国家间分异显著。呼吁建立跨学科的协同研究,探究“碳中和—宜居地球—可持续城市化”的关联关系,认识可持续城市化对于碳中和目标的潜力。
|
关 键 词: | 宜居地球 全球城市化 城乡人口结构 土地覆被变化 碳排放 跨学科研究 |
收稿时间: | 2021-12-06 |
修稿时间: | 2022-03-22 |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