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气溶胶双参数化方案的大气能见度数值改进算法 |
| |
作者姓名: | 张智察 倪长健 赵军平 冯淼 谢滟馨 王杨菲 |
| |
作者单位: |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2. 浙江省气象台, 浙江 杭州 310017;3.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4004;2018YFC1506006);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2021YJ0314) |
| |
摘 要: | 将气溶胶复折射率(Aerosol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ACRI)和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rowth Factor,Gf(RH))参数化方案进行耦合,提出了一种基于Mie散射模型的大气能见度数值改进算法.并利用成都市2017年10~12月WS600一体式气象站、AURORA-3000积分浊度计、AE-31黑碳仪以及GRIMM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分别观测获得的相对湿度(RH),干气溶胶散射系数(bsp),干气溶胶吸收系数(bsp),气溶胶质量浓度(PM10,PM2.5,PM1)及其数浓度粒径分布(N[r(RH)])的地面逐时观测资料,通过与两种能见度计算模型(经验参数的Mie散射模型和统计模型)在不同能见度区间(<2km,2~5km,5~10km,>10km)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评估了该改进算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三种能见度计算方法均能较好地模拟出能见度的变化特征;改进算法通过本地化参数化方案更准确地估计出DACRI和Gf(RH),从而可更准确地模拟出四类能见度区间,对应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90,0.89,0.93,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9.86%,10.39%,9.94%,14.06%.
|
关 键 词: | 气溶胶 复折射率 吸湿增长因子 参数化方案 能见度 |
收稿时间: | 2021-03-3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