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中氨氮的转化与存在形态
作者姓名:杨应钊  刘菲  孔祥科  李圣品  马剑飞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摘    要:在利用渗透反应格栅技术修复地下水氨氮污染过程中,掌握氨氮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转化规律及存在形态对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中各介质作用及氮转化过程的控制十分重要.针对进水氨氮浓度约10 mg/L的模拟地下水,以天然河沙、释氧材料、斜发沸石及海绵铁为反应介质,设计了一套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模拟氨氮在各介质环境中的转化及归宿.结果表明,在天然河沙层,氨氮优先被河沙吸附固定,但去除量有限(△C<1.5 mg/L),氨氮主要以离子态溶于模拟地下水.在好氧沸石层,氨氮经沸石吸附及生物硝化协同作用几乎被完全去除,该层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01 mg/L,且氮主要存在形态为硝酸盐氮(C=10~26.6 mg/L).在铁厌氧层,部分硝酸盐氮经海绵铁化学还原和生物反硝化作用,分别被转化为氨氮(△C=2~9.5 mg/L)和氮气(△C<8 mg/L),其余硝酸盐氮以离子态继续存留于模拟地下水.

关 键 词:地下水  氨氮  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  存在形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