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引用本文:杨杰,黄磊,罗庆华.基于多方法融合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7).
作者姓名:杨杰  黄磊  罗庆华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    要: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两栖类野生保护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但目前探讨其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研究较少。以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大鲵分布等因素,融合最小费用距离、空间统计学方法的Ripley′s K函数、核密度分析和Iso聚类等多种方法,对张家界市域内水域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聚类结果所处位置和河段符合大鲵生境要求,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加以验证;(2)保护区总面积为13 101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 46%,缓冲区面积占35. 73%,实验区面积占28. 81%。功能分区结果考虑了大鲵水陆两栖特性,且符合生态和经济发展双重需要,对两栖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