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兴污染物对微藻的毒性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洪喻, 郝立翀, 陈足音. 新兴污染物对微藻的毒性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 14(5): 22-4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81207002
作者姓名:洪喻  郝立翀  陈足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研究项目(2017ZY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1034);国家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1771)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测手段不断进步,新兴污染物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近年来才开始受到重视和研究。微藻作为初级生产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包括全氟化合物、多环芳烃、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纳米材料、微塑料和稀土元素在内的新兴污染物对微藻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微藻的种间关系、生长和形态、对污染物的吸收和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光合作用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新兴污染物作用下微藻的响应规律,归纳了新型污染物作用于微藻的毒性影响与可能机制。最后思考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

关 键 词:新兴污染物   微藻   毒性作用   毒性机制
收稿时间:2018-12-07
修稿时间:2019-02-1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