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LR对鸡肝脏的氧化损伤影响 |
| |
引用本文: | 张大文, 袁丽娟, 张莉, 向建军, 廖且根, 罗林广, 邱素艳. 微囊藻毒素-LR对鸡肝脏的氧化损伤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 14(5): 267-27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81014001 |
| |
作者姓名: | 张大文 袁丽娟 张莉 向建军 廖且根 罗林广 邱素艳 |
| |
作者单位: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南昌 3302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440);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43ACB21007) |
| |
摘 要: | 蓝藻虽然能产生有毒的生物毒素,但是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为探索蓝藻饲料化利用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 (MC-LR)对崇仁麻鸡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及其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实验设计了4个剂量组(对照组、5、10和20 μg·kg-1 MC-LR),并在1、3、12、24和48 h检测了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C-LR对崇仁麻鸡的LD50值为34.67 μg·kg-1体重(bw),95%的置信限为33.51~35.83 μg·kg-1 bw。在MC-LR的作用下,鸡肝出现了氧化应激现象。3个染毒组鸡肝中GSH含量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GST酶活力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至正常值的趋势,这说明GSH和GST共同参与了鸡肝中MC-LR的解毒;鸡肝中GPX酶活性在前3小时先保持不变(除了1 h的高剂量组),随即显著上升,这说明GPX和GSH共同参与了鸡肝中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清除,GPX可以作为监测MC-LR引起鸡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CAT酶活力表现为先显著下降(P<0.05)而后快速上升至正常值的趋势,SOD酶在整个实验期间几乎保持稳定,这可能与SOD酶活性较高所致。
|
关 键 词: | 微囊藻毒素 崇仁麻鸡 抗氧化酶 氧化损伤 肝脏 |
收稿时间: | 2018-10-14 |
修稿时间: | 2018-11-2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