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PM5.0可吸入颗粒物反演及其时空分布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王艳慧 肖瑶 |
| |
作者单位: |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北京 10004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37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201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H33B03,2012BAH33B05) |
| |
摘 要: | 分析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更为有效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实际采样和遥感数据处理基础上,构造差值植被指数(DVI),通过建立TM影像与对应PM5.0颗粒物实测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对北京市2008~2010年3 a的PM5.0的分布进行了反演计算和精度分析;研究了NDBI和NDMI对PM5.0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北京五环区域范围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DVI反演PM5.0分布的方法可行,反演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体上研究区2008年PM5.0颗粒物污染最轻,西南三环和四环以及东南三四环之间为颗粒物污染的高值区,西北五环附近颗粒物污染较轻;NDBI(归一化建筑指数)、NDMI(归一化水汽指数)与PM5.0可吸入颗粒物的分布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对PM5.0的影响相近.
|
关 键 词: | PM 5.0 可吸入颗粒物 遥感反演 差值植被指数 时空分布 关联分析 |
收稿时间: | 2013-06-20 |
修稿时间: | 2013-10-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