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北大别山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遥感评估
引用本文:孙翔宇,王立辉,李扬,杨启池,吴兆福,高飞,路利杰,肖飞,凌峰.湖北大别山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遥感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3(3):487-497.
作者姓名:孙翔宇  王立辉  李扬  杨启池  吴兆福  高飞  路利杰  肖飞  凌峰
作者单位: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性群体项目(2019CFA019);;湖北省环保科研项目(2021HB-ZC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9250);
摘    要:湖北大别山区是长江中游和淮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其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可以为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规划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以湖北大别山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水量平衡模型评估水源涵养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海拔和坡度等因子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2020年水源涵养深度均值为292 mm,水源涵养总量为43.57×108m3,空间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2)水源涵养总量贡献较大的是森林和灌丛,贡献率占比超过70%。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灌丛,分别为620.63和539.51 mm;(3)中低海拔(100~300 m)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占比最大,为42.86%,高海拔(1 000~1 700 m)区域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较高,为711.79 mm,缓坡(5°~15°)地区对水源涵养总量贡献最大,为47.80%;(4)水源涵养极重要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6%,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九资河镇、温泉镇、青石镇等;重要区域占12.08%,主...

关 键 词:水源涵养功能  湖北大别山区  水量平衡模型  生态系统类型  遥感评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