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5~2015年中国乡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与耦合协调演变分析
引用本文:程宪波,刘琼,陶宇,欧维新.1995~2015年中国乡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与耦合协调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3(1):194-206.
作者姓名:程宪波  刘琼  陶宇  欧维新
作者单位: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100103);
摘    要:土地是支撑乡村发展的资源载体,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是实现乡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利用1995~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及东中西乡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并讨论了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果显示:时间上,1995~2015年全国乡村土地利用社会与生态功能降低,其中社会功能缘于空间承载和就业支撑的持续弱化,生态功能缘于环境净化功能持续弱化;空间上,东中西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优弱势差异,具体指东部的就业支撑、环境净化,中部的经济产出、空间承载和西部的食物供给等相较其他地域空间同一功能呈现相对弱势;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转型呈现权衡关系,子功能两组(即“食物供给、经济产出、民生保障和生态维持”功能组与“空间承载、就业支撑和环境净化”功能组)呈现组内协同、组间权衡关系;目前,乡村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之间耦合协调度主要处在初级协调阶段,整体上向更高耦合协调程度递进式演化。可通过采用多功能协同转型提升模式,具体可选择动力内生型、环境友好型等路径全面发展中国乡村。

关 键 词:乡村土地利用  功能转型  权衡/协同关系  可持续发展  中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