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逻辑和归位
作者姓名:颜运秋  张金波  李明耀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升华;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经济立法处;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法院研究室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机制研究”(12JZD037);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和制度研究”(14AFX023);中国法学会2011年度部级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宏观调控程序法律问题研究”【(CLS(2011)B07)】;2011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研究”(GJ2011B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556);湖南省软科学项目“环境诉讼创新机制研究”(2013ZK3001)
摘    要: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存在理论上被误读及实践中被误用的现实,集中表现为其混乱的概念及过分夸大的制度功能。通过梳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脉络,可发现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和普通环境行政诉讼属并列关系,实践中司法机关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上开始从克制走向能动,但对该制度的功能依然应作理性认识。从监督行政的视角,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应定位于对环境行政作有限监督,其对环境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在合法性、合理性及目的性上则有所不同。而且,从成本收益上考量,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并非绝对最佳。故在未来的制度构建中,应充分关注其核心可诉范围,同时从整体主义视角就环境行政公益维护体系作出统一规划。

关 键 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理论逻辑  有限监督  环境公益诉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