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煤制天然气发电对中国碳排放和区域环境的影响
引用本文:龚梦洁,李惠民,齐晔. 煤制天然气发电对中国碳排放和区域环境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1): 83-89
作者姓名:龚梦洁  李惠民  齐晔
作者单位: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2.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北京,100044
基金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
摘    要:
PM2.5治理与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然而并非所有的PM2.5治理措施都达到低碳的效果,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本文梳理了煤制天然气产业政策与现状,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煤炭和煤制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CO2、SO2、NOx排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每发1 k Wh电可以减少SO2排放9.73 g,减少NOx排放0.45 g;但同时将多消耗142 g标准煤,增加CO2排放406.2 g。煤制天然气项目对天然气使用地的大气污染防治具有正面作用,但却给煤制天然气生产地带来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从而,煤制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是一种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转嫁,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煤炭使用量和CO2排放量。定量评估显示,如果将各地建成、在建或拟建的所有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部投入生产,每年约消耗8.1亿t原煤,用这部分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所增加的CO2排放将占2010年全国CO2排放量的3%-6%。因此一味地使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来达到雾霾治理这一目的,忽视其将长期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效率损失和公平损失问题,我国环境保护与低碳发展将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最为优先的措施。煤制天然气应该用来替代分散的煤炭使用,以此来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目标。在发电行业,应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比使用煤制天然气更好的环境效益。从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看,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决策。

关 键 词:煤制天然气  PM2.5  碳排放  区域环境治理

Impact of Coal-based Synthetic Natural Gas to Electricity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China
GONG Meng-jie,LI Hui-min,QI Ye. Impact of Coal-based Synthetic Natural Gas to Electricity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China[J]. China Pol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25(1): 83-89
Authors:GONG Meng-jie  LI Hui-min  QI Ye
Affiliation:GONG Meng-jie;LI Hui-min;QI Ye;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Climate Policy Institute a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Abstract:
Keywords:coal-based synthetic natural gas  PM2.5  carbon emissions  region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