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混合受体模式的天津市灰霾特征与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郭平,王清影,李鹏飞,王立强,王斯,俞绍才,刘维屏.基于混合受体模式的天津市灰霾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7).
作者姓名:郭平  王清影  李鹏飞  王立强  王斯  俞绍才  刘维屏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中心
摘    要:基于2013年11月18日-2013年12月8日高时空分辨率监测数据,应用混合受体模式研究了天津市灰霾污染特征、来源和成因。结果表明,整个时段天津市SO_2、NO_2、CO和O_3的小时平均浓度基本小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津市气溶胶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变化趋势与PM_(2.5)浓度变化一致,PM_(2.5)浓度越高则AOD值越大,表明灰霾越严重;经聚类分析将整个研究阶段气流轨迹划分为4个类型:NW(西北)、NW-N(西北偏北)、N(北)以及SW(西南),各类型气流轨迹分别占比4.7%、25.7%、14%和55.6%;混合受体模式分析表明天津市灰霾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为SW方向,特别是在重污染时期,SW方向上气流携带的PM_(2.5)浓度很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