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6~2020年北京城区和郊区PM2.5爆发性增长特征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尤媛,张碧辉,李思腾,江琪,安林昌.2016~2020年北京城区和郊区PM2.5爆发性增长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4):1489-1498.
作者姓名:尤媛  张碧辉  李思腾  江琪  安林昌
作者单位:1. 国家气象中心;2.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摘    要:利用PM2.5浓度、气象要素、NCEP以及ECMWF再分析资料等,对比分析2016~2020年北京城区和郊区的污染特征,根据多种阈值指标定义爆发性增长过程,并着重分析爆发性增长过程中的环流形势以及污染物的不同来源.结果显示,北京城郊全年污染日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秋冬季的污染日数占比2016~2017年逐年下降,2018~2020年逐年升高,城区污染改善速度慢于郊区.2016~2020年城郊污染持续时长一般≤3d,城区≥2d的污染日次数均多于郊区,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污染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特征,城区对郊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城郊爆发性增长次数和爆发性污染占比整体先下降再升高.城区发生的爆发性增长过程次数多于郊区,但爆发性污染占比城区低于郊区.爆发性增长过程出现概率≥10%的地面天气形势为均压场型和高压前部型,高空形势为纬向环流和槽后型.城区传输型爆发性增长过程出现概率最高的天气形势为高空槽后配合地面高压前部型,占比可达37.0%,郊区传输型爆发性增长过程出现概率最高的天气形势为高空纬向环流配合地面高压前部型,占比可达31.6%,城区和郊区本地型爆发性增...

关 键 词:爆发性增长  PM2.5  环流形势  传输型  本地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