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河上中游流域梯级库区夏季重金属汇源解析
引用本文:王昱,朱家乐,冯起,刘蔚,贺昱华,王旭,刘开清.黑河上中游流域梯级库区夏季重金属汇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4):1895-1905.
作者姓名:王昱  朱家乐  冯起  刘蔚  贺昱华  王旭  刘开清
作者单位:1.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3.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4. 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901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227);
摘    要:为探究梯级筑坝对河流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于2019年8月在黑河上、中游的干、支流河段采集水体、沉积物及岸边土壤样本,测定了8种重金属(Cr、Cu、Ni、Pb、Zn、Cd、Mn、As)的含量,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分析了河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黑河中上游库区重金属仍处于“汇”阶段,筑坝蓄水主要表现出“拦截效应”,源于各重金属迁移释放能力不同,少量重金属被“拦截”于中部库区.同时,受干支交汇水力特性影响,其富集效应也较明显.主成分分析等指出,As、Cd、Pb、Zn和Cu主要源于矿产开采活动,Mn、Cr、Ni分别源于工业生产、城市排污、自然因素等.Cu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还显示,其于沉积物、岸边土壤中的含量能指示断面附近有矿产开采等迹象.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梯级筑坝河段的重金属控制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黑河  重金属  梯级筑坝  分布  来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