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鄱阳湖水系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构建机制
引用本文:折远洋,王鹏,丁明军,聂明华,黄高翔,张华,黄益平,曹英杰.鄱阳湖水系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构建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3(6):3129-3140.
作者姓名:折远洋  王鹏  丁明军  聂明华  黄高翔  张华  黄益平  曹英杰
作者单位: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3.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67013);
摘    要:为探讨不同时空尺度下河流细菌群落结构和构建机制,于枯水期(10~翌年1月)和丰水期(4~8月)在鄱阳湖水系(五河七口)共进行8次水样采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网络交互作用及构建机制.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丰水期(5.12)显著高于枯水期(4.45),Chao1指数不同水期间差异不显著,丰水期与枯水期内α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站点间细菌群落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β多样性存在差异.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34.7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32.35%)、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13.2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10.81%)是鄱阳湖水系的优势菌门,相对于枯水期,丰水期Pseudomonadota和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下降,Cyanobacteria和Bacteroidota显著上升.水温(WT)和平均河网长度(MDSL)是影响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体细菌群落的生态网络相互协作、竞争关系并存,丰水期物种间复杂性和稳定性强于枯水期.流量(WF)、WT和溶解...

关 键 词:鄱阳湖水系  细菌群落  共生网络  构建机制  尺度效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