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哈尔滨市一次大气污染过程及潜在源分析
作者姓名:王醒  李莉莉  王琨  刘玉萍  贾琳琳  姜珺秋  朱莉娜
作者单位:1.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2.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3.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课题(2016TS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212305)
摘    要:本研究以2018年12月10~13日哈尔滨市一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次污染过程的概况、成因以及污染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此次空气污染过程以PM2.5影响为主,污染类型由10日00:00~11日17:00的偏燃煤型发展为11日17:00~13日15:00的二次气溶胶复合污染,最终在13日15:00后稳定为偏燃煤型.从天气形势和风速风向分析可知此次10~13日的污染过程与不利气象扩散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模拟的48h后向轨迹经过聚类分析主要分为4类,大部分来自内蒙古、吉林等方向,70.83%的轨迹PM2.5超标,表明来自这些方向的污染气团对哈尔滨市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而通过对模拟的48h后向轨迹进行PSCF、CWT分析,发现哈尔滨的WPSCF和WCWT分布特征类似,WPSCF和WCWT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哈尔滨本地的双城、巴彦、阿城、吉林省的中部、西部地区等地区,以及大庆、绥化等地区,说明这些区域都是哈尔滨市PM2.5的潜在源地.

关 键 词:污染类型  后向轨迹模式  潜在源分布  PM2.5输送特征  哈尔滨市  
收稿时间:2019-04-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