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源胡敏酸对磺胺嘧啶紫外光降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申霞  王彬  朱静平  曾丹  谌书  任东  黄莎
作者单位: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2. 西南科技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3.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基金项目: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9YFH01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3081);四川省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大科技专项(2018SZDZX0020);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178)
摘    要:研究了紫外光照条件下不同来源的胡敏酸(HA),包括标准品胡敏酸(SPHA)、水稻土胡敏酸(SDHA)、泥炭土胡敏酸(NTHA)和落叶覆盖地胡敏酸(LYHA)对抗生素磺胺嘧啶(SDZ)光降解的影响以及主要活性物种对其光降解效能的贡献.结果表明:SDZ在纯水中及与HA共存条件下,其光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HA对SDZ的光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效果从大到小为SPHA > SDHA > NTHA > LYHA.通过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淬灭实验发现,不同来源HA产生·OH和1O2的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性.同等背景条件下,SPHA产生的·OH量相对较多,其对SDZ光降解的贡献率(26.97%)最大,而LYHA贡献相对较小(9.33%).同时,1O2对SDZ光降解起主导作用,其降解贡献率为41.33%~51.95%.

关 键 词:胡敏酸  磺胺嘧啶  光解动力学  羟基自由基  单线态氧  
收稿时间:2019-05-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