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中下游铜矿集中区地层、岩相、古地理控制条件
引用本文:王文斌,李文达,范洪源,程忠富.长江中下游铜矿集中区地层、岩相、古地理控制条件[J].资源调查与环境,1994(3).
作者姓名:王文斌  李文达  范洪源  程忠富
作者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攀登项目!3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0272101
摘    要: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铁、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格局明显受特定的层位、岩性、岩相和古地理环境控制.矿床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栖霞组、下、中三叠统大冶群和东马鞍山组.而以上石炭统和下、中三叠统为最主要.主矿体都于碎屑岩相向联酸盐岩相或碳酸盐岩相向碎屑岩相的过度部位.上石炭统的矿床多数在碳酸盐浅滩相与泻湖相和浅水盆地相交接处.下、中三叠统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浅滩相与泻湖和泻湖相与交接部位.区内晚石炭世威宁期和早、中三叠世奥伦尼期(鄂东南地区)及安尼锡期(苏皖区)广泛形成的白云岩及蒸发岩沉积.与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定位关系密切.特别是膏盐层对燕中期岩浆热液的演化与成矿可能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金多金属矿  地层  岩性  古地理  长江中下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