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基和污泥基生物炭对水体中诺氟沙星的吸附性能 |
| |
作者姓名: | 张涵瑜 王兆炜 高俊红 朱俊民 谢超然 谢晓芸 |
| |
作者单位: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07050);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lzujbky-2014-125) |
| |
摘 要: | 以芦苇秸秆和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在500℃的条件下制备了芦苇基和污泥基生物炭.利用比表面积测定法(BET)、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生物炭的结构与性质,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p H、吸附时间、温度、诺氟沙星(NOR)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初步讨论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NOR在芦苇基和污泥基生物炭上的吸附在12 h分别达到总吸附量的70%、60%以上;芦苇基和污泥基生物炭对NOR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3 mg·g-1和2.09 mg·g-1;降低溶液p H有利于NOR的吸附;生物炭对NOR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对吸附过程吉布斯自由能(ΔG)、焓(ΔH)以及熵(ΔS)的计算证明生物炭对NOR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生物炭上较多含氧官能团为NOR的吸附提供了吸附点,有利于NOR分子与生物炭间形成作用力较强的氢键,氢键为NOR吸附在生物炭上的主导作用力.
|
关 键 词: | 诺氟沙星 生物炭 吸附 含氧官能团 氢键 |
收稿时间: | 2015-08-07 |
修稿时间: | 2015-09-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