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黄洲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引用本文:汪心雯, 刘子琦, 郭琼琼, 李渊, 李开萍, 张尘月. 贵州黄洲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J]. 环境工程, 2021, 39(9): 69-75. doi: 10.13205/j.hjgc.202109011
作者姓名:汪心雯  刘子琦  郭琼琼  李渊  李开萍  张尘月
作者单位:1.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研究院, 贵阳 550001;;;2.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阳 550001
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606);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1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28号)。
摘    要:黄洲河是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重要河流之一。为了解黄洲河水质特征,基于8个样点、7个监测指标、12个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流水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黄洲河TN超标较严重,TP潜在超标性强。遗产地核心区地表水未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缓冲区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水质最差,枯水期水质最优。丰水期主控因素为TP、NTU和NH3-N;平水期主控因素为CODMn、Chl-a和DO;枯水期主控因素为NH3-N。流域内主要污染形式为农业面源污染;上游和中游缓冲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散养畜禽排泄物排放污染造成了黄洲河泉眼(Y1)、支流交汇点(Y2)点重污染的现状,而且污染会随河流运移,进入自然遗产地核心区。

关 键 词:水质时空分布   水质评价   黄洲河流域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收稿时间:2020-09-11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