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臭氧技术降解啶虫脒 |
| |
引用本文: | 马永双, 展巨宏, 王会姣, 王玉珏. 电催化臭氧技术降解啶虫脒[J]. 环境工程, 2021, 39(12): 107-113,187. doi: 10.13205/j.hjgc.202112016 |
| |
作者姓名: | 马永双 展巨宏 王会姣 王玉珏 |
| |
作者单位: | 1.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4;;;2. 苏州普滤得净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29;;;3.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江苏 苏州 215163;;;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2-001)。 |
| |
摘 要: | 研究了臭氧氧化、紫外/臭氧(UV/O3)和电催化臭氧(electro-peroxone, EP)3种技术降解啶虫脒的机制,比较了3种技术降解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啶虫脒的效率和能耗(使用EEO指标表征)。发现啶虫脒为臭氧难氧化物质,与臭氧(O3)和羟基自由基(·OH)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5±0.01) mol/(L·s)、(2.8±0.2)×109 mol/(L·s)。经6 min臭氧氧化后,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啶虫脒去除率仅为26%和64%。与之相比,UV/O3和EP技术可以完全去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啶虫脒。臭氧氧化、UV/O3和EP技术降解啶虫脒的能耗分别为0.11~0.27,1.22~1.24,0.12~0.24 kW·h/m3。结果表明,EP技术是一种去除饮用水中啶虫脒的高效低耗技术。
|
关 键 词: | electro-peroxone 臭氧 紫外光 啶虫脒 |
收稿时间: | 2020-12-3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