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
| |
引用本文: | 任中山, 陈瑛, 王永明, 滕婧杰, 乔鹏. 生活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J]. 环境工程, 2021, 39(6): 150-153,206. doi: 10.13205/j.hjgc.202106022 |
| |
作者姓名: | 任中山 陈瑛 王永明 滕婧杰 乔鹏 |
| |
作者单位: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北京 100029 |
| |
摘 要: | 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但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势必会导致用于焚烧发电的垃圾原料发生明显改变。基于此,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影响。为适应分类后焚烧垃圾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工艺需相应调整,尤其是热值升高,将大幅提升吨垃圾发电量,显著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投资运营的积极性。政府可依据焚烧发电产业市场行情,灵活调整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有望进一步实现完全市场化运行,其发展模式也有望呈现为“全民参与+EPC”模式。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政府的“参与、监管”角色也将向单一“监管”角色转变。
|
关 键 词: |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焚烧发电 补贴政策 运营模式 |
收稿时间: | 2020-07-21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