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废水中的形成及降解酸性红14机理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高景峰,苏凯,陈冉妮,张倩.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废水中的形成及降解酸性红14机理的初步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1).
作者姓名:高景峰  苏凯  陈冉妮  张倩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124;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长沙,410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
摘    要: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Acid Red 14,AR14)废水中的形成以及降解AR14的能力,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内以蔗糖和AR14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第I阶段(1~75 d),采用单一好氧的运行方式,好氧颗粒污泥出现在第29 d,粒径为(0.16±0.04) mm.随着反应器内的COD逐步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步增大; 在此阶段AR14脱色率在5%左右,为吸附所致.在第II阶段(75~120 d),采用厌氧+好氧的方式运行,驯化好氧颗粒污泥降解AR14的能力.反应器中AR14的脱色率逐步上升,在第102 d时,脱色率达到89%,并稳定在此水平.在第120 d,污泥质量浓度达到10 548 mg/L,平均粒径也达到了(2.18±0.25) mm.此时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污泥容积指数稳定在38 mL/g.研究表明,可在AR14废水中成功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且能稳定维持.蔗糖在第II阶段的厌氧反应过程中充当了AR14的共代谢底物,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在此过程中维持在-250~-300 mV,是偶氮染料生物厌氧降解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关 键 词:环境工程学  好氧颗粒污泥  酸性红14  共代谢  氧化还原电位

Cultiv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cid Red 14 wastewater and the possible Acid Red 14 degradation mechanism
GAO Jing-feng,SU Kai,CHEN Ran-ni,ZHANG Qian.Cultiv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cid Red 14 wastewater and the possible Acid Red 14 degradation mechanism[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1,11(1).
Authors:GAO Jing-feng  SU Kai  CHEN Ran-ni  ZHANG Q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