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水汽来源对湖南长沙地区降水中 δD、δ18O的影响
引用本文:吴华武,章新平,关华德,孙广禄,黄一民,张婷婷.不同水汽来源对湖南长沙地区降水中 δD、δ18O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8):1404-1414.
作者姓名:吴华武  章新平  关华德  孙广禄  黄一民  张婷婷
作者单位:1.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 410081, 中国;2. School of Environment, National Centre for Groundwater Research and Training, Finders University, Adelaide 5001, AL, Australi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94,4117103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4306110006);湖南省重点学科项目(201100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A056);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1004);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基金(CX2011B191)
摘    要:根据2010年在长沙地区进行降水收集和气象要素观测的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降水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汽输送对降水中δ18O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气尺度下,长沙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降水量、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该地区降水中δ18O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及反温度效应。对长沙地区的降雪样和降雨样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大降水事件和降雪的大气降水线具有较大斜率和截距。随着降水量的减小,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也逐渐减小,这主要由于小降水事件的雨滴在降落过程中受到二次蒸发强烈,同位素分馏强烈。利用HYSPLIT模式追踪该地区气流的轨迹发现,在季风降水期间(5—9月),δ18O值偏低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南海洋面与西太平洋海区;在非季风降水期间(10—4月),δ18O值偏高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风带携带的水汽和局地水汽环流。

关 键 词:δD  δ18O  降水  HYSPLIT模式  水汽来源  长沙地区  
收稿时间:2011-08-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