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苏南部重要湿地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与鸟类多样性的相关性
作者姓名:钱诗晨  张涵博  刘茂松  张晴晴  陈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1001)
摘    要:研究鸟类物种多样性特征与不同空间范围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关联度,可以更好地揭示土地利用方式与鸟类丰富度的关系。将鸟类实地调查数据与遥感影像所获土地利用数据结合,探讨与鸟类群落特征关联度较高的景观尺度。于2022—2023年在江苏南部12处湿地保护地确定样线并采集数据。分样线统计各生活型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并沿调查样线创建0.8 ~ 8 km(间隔0.8 km)的缓冲区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对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缓冲区地类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地鸟类总个体数季节差异显著,物种丰富度反之;共现于12个自然保护地的物种达31种,分布于丘陵山地或紧邻丘陵山地的保护地单独出现的鸟类较多,长江湿地、平原河网湿地、环太湖湿地单独出现的物种数总体较少。(2)多元线性拟合模型在3.2 ~ 8 km内,模型解释率相对较高。未添加交互项时,土地利用特征与鸟类总体、猛禽、攀禽、鸣禽、陆禽、涉禽和游禽物种丰富度的较大关联尺度分别为5.6,5.6,8.0,1.6,7.2,3.2 和6.4 km,添加交互项后,依次为6.4,8.0,8.0,0.8,6.4,7.2,5.6 km,地类间交互作用对鸟类物种丰富度影响显著,湿地对鸟类物种丰富度具有相对突出的正效应。不同生活型鸟类物种丰富度对土地利用结构关联度最大的空间尺度存在一定差异。

关 键 词:物种丰富度  关联尺度  土地利用方式  交互作用  鸟类多样性
收稿时间:2024-06-30
修稿时间:2024-07-30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