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石家庄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作者姓名:平玉荣  李秋芳  刘翠棉  肖捷颖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18;石家庄市环境监控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22
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21374001D)
摘    要:基于2020—2021年石家庄市26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空间自相关法以及后向轨迹模型,分析研究区臭氧超标率、时空分布特征、内部聚集状态与来源。结果表明:与2020年相比,2021年石家庄各县(市、区)臭氧超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行唐县下降幅度最大。臭氧浓度月变化呈倒“V”形,夏季浓度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最低。研究区臭氧空间分布呈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2020年,研究区臭氧超标严重,中西部区域多数点位超过了190 μg/m3,其余点位超过了160 μg/m3;2021年,除个别监测点位臭氧浓度高于190 μg/m3外,研究区中西部地区臭氧浓度出现下降,东部地区多数点位臭氧浓度低于160 μg/m3。后向轨迹分析结果显示,臭氧污染气团主要源于位于研究区东北方向的保定、正南方向的邢台以及西北方向的忻州。臭氧在污染气团传输过程中不断积累,导致其浓度偏高。潜在污染源范围与浓度权重轨迹范围基本一致,潜在源区的污染贡献相对较小。通过对2020年与2021年石家庄市臭氧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臭氧污染正在逐渐减轻,臭氧污染管控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夏季,同时应注重对研究区正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城市的污染传输加强管控。

关 键 词:石家庄  臭氧  时空分布  空间自相关  后向轨迹
收稿时间:2023-04-10
修稿时间:2023-07-01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