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估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翟德超 高锡章 刘海江 许杰 李飞 孙聪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0;国家环境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39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205);“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培养人才项目 |
| |
摘 要: | 评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0年地表水监测数据及污水排放和气候数据,评估并分析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地表水环境状况。研究表明,2012—202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Ⅰ~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从89.14%上升到93.47%,但部分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内蒙古北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和京津冀地区。4类生态功能区中,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地表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水源涵养区,再次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最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的主要超标项,2012—2020年该两项指标超标断面占总超标断面的比例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4.22%和17.29%。县域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及年降水量是影响相关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议增加总氮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质量评价指标,并在进行水环境评价时充分考虑当地的背景情况。
|
关 键 词: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域 地表水环境 评估 |
收稿时间: | 2021-06-29 |
修稿时间: | 2021-09-1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