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鱼类资源现状 |
| |
作者姓名: | 黎良 袁维林 刘飞 |
| |
作者单位: | 1. 赤水市渔政监督管理站, 贵州 遵义 564700;2. 赤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贵州 遵义 564700;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 |
| |
基金项目: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项目(0714097),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项目(07995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359) |
| |
摘 要: | 根据2011~2013年赤水河赤水市江段的渔获物调查数据,对该江段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58种,隶属于3目10科47属。唇(Hemibarbus labeo)、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蛇鮈(Saurogobio dabry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吻鮈(Rhinogobio typus)、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鲤(Cyprinus carpio)、鳜(Siniperca chuatsi)、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es)、鲫(Carassius auratus)和鲇(Silurus asotus)等13种为调查江段的主要优势种类,它们在渔获物中的总数量百分比和总重量百分比分别为92.61%和93.82%。从捕捞规格来看,目前赤水市江段主要经济鱼类均以小型个体为主,平均体长多在200 mm以下,平均体重多在100 g以下,与历史调查数据相比,捕捞规格小型化趋势较为明显。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渔民转产安置工作,争取早日实现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并建立流域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好赤水河这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最后庇护所。
|
关 键 词: | 赤水河 鱼类 资源保护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