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分析
作者姓名:王红磊  朱彬  沈利娟  康汉青  刁一伟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9CB42631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8060011-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322811000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KJB61000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摘    要:研究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基本特征和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子.应用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和双光路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对南京市2010年7月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和污染气体(O3、SO2和NO2)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式模拟,探讨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京市夏季10~500nm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7×104cm-3,与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典型城市观测值相近;10~25 n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占总数浓度的比例为25%.观测期间共出现6次新粒子生成事件,通过分析发现比较稳定的风速风向、较强的太阳辐射有利于南京夏季新粒子的形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的相对湿度条件在50%~70%,通过后向轨迹模式模拟的结果发现偏东风或偏南风带来的海洋性洁净气团有利于新粒子的生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时,10~25 nm气溶胶数浓度与SO2的浓度呈正相关,与O3的浓度呈负相关,而与NO2的浓度相关性较差.

关 键 词:新粒子生成  大气气溶胶  数浓度  表面积浓度  后向轨迹  污染气体  南京
修稿时间:2011-07-13
本文献已被 CNKI 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