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湿地退耕还湿与替代生计选择的农民响应研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
引用本文:张春丽,TONG Lian-jun,刘继斌.湿地退耕还湿与替代生计选择的农民响应研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4):568-574.
作者姓名:张春丽  TONG Lian-jun  刘继斌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12;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3. 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
4.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61
摘    要:通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6个村屯和实验区内5个村屯的310家农户家庭就退耕还湿和替代生计选择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退耕还湿问题上,不同区域位置、年龄结构和耕地拥有量决定了他们对退耕还湿支持意愿的不同,表现在实验区内的农民和农民中的年轻人支持率要高,耕地在6~12hm2之间的农民支持率最低;农民反对退耕还湿的原因和农民接受退耕还湿的补偿选择都凝结着农民对现有耕地及补偿制度的思考。在替代生计选择上,当地居民没有明确的目标,多倾向于有保障的种植业调整。研究表明:农民对退耕还湿的支持主要取决于能否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并且与农民的收入来源和谋生能力有关;替代生计发展的不健全和不稳定,使得农民仍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活保障。缺乏明确的退耕还湿补偿制度和替代生计引导是退耕还湿实施的制度障碍和政策缺失;基于当地农民考虑,提出了核心区生态移民、缓冲区传统农业改造和实验区多元化产业发展总体替代生计模式。

关 键 词:退耕还湿  替代生计  农民响应  三江自然保护区  
收稿时间:2007-8-31
修稿时间:2007-11-2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