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含碳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 |
| |
作者姓名: | 袁宁 刘卫 赵修良 王广华 姚剑 曾友石 刘邃庆 |
| |
作者单位: | 1.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421001;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分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0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分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0 3.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421001 |
|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7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005144) |
| |
摘 要: | 使用STAPLEX大流量六级采样器(<0.49μm、0.49~0.95μm、0.95~1.5μm、1.5~3.0μm、3.0~7.2μm和>7.2μm),结合DRI Model 2001热光碳分析仪(TOR),分析了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上海市嘉定区(市郊)、徐汇区(市区)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OC和EC质量浓度均呈双峰分布,较高峰出现于<0.49μm粒径段,次高峰则出现于>3.0μm的两个粒径段.嘉定区(JD)和徐汇区(XH)PM3.0中O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6.35μg.m-3和11.85μg.m-3,EC质量浓度分别为2.22μg.m-3和1.91μg.m-3,市郊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质量浓度高于市区,说明市郊碳污染更为严重.在<1.5μm的粒径段,嘉定区OC与EC的同源性较好,表明其中大部分OC来自于燃烧源.两地区不同粒径OC/EC值与不同排放源特征值的对比,可以说明徐汇区更多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道路扬尘的影响.通过EC示踪法计算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可知:上海市SOC质量浓度较高,PM3.0中达到6.76μg.m-3,占OC的质量分数为69%,粒径分布呈双峰分布,峰值位于0.49~0.95μm和3.0~7.2μm粒径段.
|
关 键 词: | 颗粒物 OC EC 粒径分布 上海 |
收稿时间: | 2012-08-17 |
修稿时间: | 2012-10-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