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雨强下黄棕壤坡耕地径流养分输出机制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陈玲 刘德富 宋林旭 崔玉洁 张革 |
| |
作者单位: |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宜昌443002 2.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宜昌443002;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095,5117920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9259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009080,51009081,51209123);三峡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1CX009);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30);三峡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J2012B038) |
| |
摘 要: | 为揭示三峡库区坡耕地在不同雨强下氮、磷养分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输出规律,在香溪河流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黄棕壤坡耕地进行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在降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随雨强的增大,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泥沙侵蚀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壤中流流量减少.不同雨强下地表径流中TN、DN、DP均存在明显的初期径流冲刷效应,TP在整个降雨过程中波动较大,呈微弱降低的变化趋势;壤中流中TN、DN、DP随降雨持续输出浓度无明显变化,TP在径流初期出现浓度峰值,之后减少并趋于稳定.雨强对磷素的影响更直接,雨强越大,磷素径流浓度也越大,氮、磷养分的平均浓度均远超出水体富营养化阈值.随雨强的增大,TN径流流失量减小,TP流失量增大,TN随地表径流流失贡献率随雨强的增大由36.5%增加至57.6%,磷素以地表径流为主,贡献率达90.0%以上,因此,控氮关键是减少壤中流的产生,控磷则需防止土壤侵蚀.随雨强的减小,地表径流中以溶解态流失的氮素比例升高,壤中流中均以溶解态为主,磷素的流失在不同雨强和径流形式下均以颗粒态为主.
|
关 键 词: | 三峡水库 香溪河 雨强 氮磷流失 壤中流 |
收稿时间: | 2012-09-27 |
修稿时间: | 2012-11-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