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14种典型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对汞胁迫的响应
作者姓名:卢冠男  夏梦洁  贾丹阳  和文祥  吕家珑  韦革宏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凌,712100;2.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2AA1014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09030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创新重点项目(No.ZD20130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创项目
摘    要:Hg作为环境的主要污染重金属之一,其对土壤酶的影响是表征其环境效应的重要方面,结果可为土壤环境监测等提供生物学依据.因此,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较系统地分析了全国14种主要类型18个土样的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在Hg胁迫下的响应.结果表明,Hg会抑制土壤酶活性,其降幅随土壤类型的不同有明显差异;随着Hg含量的升高,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模型U=A/(1+B×C)可较好地拟合酶活性(U)与汞含量(C)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土壤脲酶和脱氢酶在一定程度上可监测土壤Hg污染的程度,且机理为完全抑制(包括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同时,实验获得的供试土样脲酶的生态剂量(ED10)范围为0.08~0.77 mg·kg-1,脱氢酶ED10范围为0.11~2.58 mg·kg-1,从土壤酶角度获得的土壤汞轻度污染临界值为0.08 mg·kg-1,此值要小于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有机质、pH、CEC和粘粒显著影响了汞与土壤脱氢酶的关系,上述4个土壤性状参数值越高,汞对土壤酶的毒害作用就越弱;酸性土壤中汞的毒害作用强于碱性土壤.表明在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上,土壤脲酶、脱氢酶对Hg毒性均较为敏感,可在更广范围内作为Hg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

关 键 词:Hg  脲酶  脱氢酶  土壤类型  生态剂量
收稿时间:2013-09-20
修稿时间:2013-12-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