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华南退化草坡自然恢复中物种多度分布的动态与模拟
引用本文:殷祚云,任海,彭少麟,郭勤峰,曾令海,贺骁. 华南退化草坡自然恢复中物种多度分布的动态与模拟[J]. 生态环境, 2009, 18(1)
作者姓名:殷祚云  任海  彭少麟  郭勤峰  曾令海  贺骁
作者单位:1.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2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
3.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4. 美国农业部东部森林威胁评估中心,美国,Asheville,Nc,28804
5.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20
6. 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
华南地区退化草坡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度格局的动态及其模拟,尚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探讨是否不同演替阶段群落适合不同的种多度模型,是否存在一个最佳模型以揭示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的某些内在数量特征;还要推导多个模型的尺度转换形式.为此,在地处南亚热带的鹤山退化草坡选取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2个典型群落样地,分木本层和草本层调查每个维管植物种的多度;且选择7个具有不同函数形式和广泛代表性的种多度模型,均在倍程(即log2)尺度下拟合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和调整决定系数评估各个模型的适合性.结果表明:(1)7个模型的适合性顺序为:对数柯西>对数双曲正割>对数正态>对数级数>生态位优先占领>断棒>重叠生态位,其中对数柯西适合全部数据,重叠生态位则全部不适合;(2)各模型适合与否和演替阶段无关;(3)左截断对数柯西模型预测的种多度分布显示,随着群落演替,上层(木本层)罕见种比例减少、常见种比例增多,下层(草本层)则相反,这与实际相符.对数柯西分布具有普适性,能最好地反映退化草坡自然恢复中种多度分布的格局与动态.

关 键 词:退化草坡  自然恢复  物种多度分布  模型  动态

Dynamics and modeling of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 during natur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hilly grassland in south China
Yin Zuoyun,Ren Hai,Peng Shaolin,Guo Qinfeng,Zeng Linghai,He Xiao. Dynamics and modeling of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 during natur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hilly grassland in south China[J]. Ecology and Environmnet, 2009, 18(1)
Authors:Yin Zuoyun  Ren Hai  Peng Shaolin  Guo Qinfeng  Zeng Linghai  He Xi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