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用蚕豆幼苗叶片生物标志物评价铅污染土壤
引用本文:汪承润,王晓蓉,于红霞,乔松,张宝刚,孙剑.运用蚕豆幼苗叶片生物标志物评价铅污染土壤[J].环境科学,2008,29(11):3246-3251.
作者姓名:汪承润  王晓蓉  于红霞  乔松  张宝刚  孙剑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09;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702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09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CRRF07007)
摘    要:以蚕豆(Vicia faba L.)幼苗为供试植物,通过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暴露5周后的蚕豆幼苗叶片应激蛋白(HSP70和HSP60)等相关生物指标对土壤铅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铅的增加,叶片总铅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膜脂质过氧化产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O·-2与膜脂质过氧化产物(R=0.973, p<0.01)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均被相应的诱导.HSP70和HSP60对铅污染的响应比上述其它生物指标更加敏感.可见,土壤铅进入叶片后,可能通过O·-2的作用诱导了膜脂质过氧化,而4种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缓解了活性氧的氧化损伤.HSP70和HSP60可作为土壤铅污染早期诊断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还应该考虑铅的暴露剂量并综合利用其它生物指标.

关 键 词:  蚕豆幼苗  应激蛋白  生物标志物
收稿时间:2007/11/10 0:00:00
修稿时间:2007/12/18 0:00:00

Evaluation of Soil Lead Contamination by Biomarkers in Leaves of Vicia faba L.Seedlings
WANG Cheng-run,WANG Xiao-rong,YU Hong-xi,QIAO Song,ZHANG Bao-gang and SUN Jian.Evaluation of Soil Lead Contamination by Biomarkers in Leaves of Vicia faba L.Seedlings[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8,29(11):3246-3251.
Authors:WANG Cheng-run  WANG Xiao-rong  YU Hong-xi  QIAO Song  ZHANG Bao-gang and SUN Jian
Abstract:
Keywords:HSP70  HSP6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