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14)C-土壤有机质转化的研究
引用本文:姜炳棋,马旖旎,单军,郭红岩,季荣.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14)C-土壤有机质转化的研究[J].生态环境,2011(6):1011-1017.
作者姓名:姜炳棋  马旖旎  单军  郭红岩  季荣
作者单位: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7704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07Z307)
摘    要: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型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利用14C示踪技术,以14C-葡萄糖制备微生物源的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以蚯蚓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为代表,研究了14C-SOM在含有蚯蚓的两种土壤、不含蚯蚓的对照土壤和不含蚯蚓的蚓粪中的矿化、残留物在土壤和蚓粪中分布以及蚯蚓对14C-SOM的吸收。结果显示,15 d的培育期内蚯蚓显著加快了14C-SOM的矿化,在土壤中的矿化量是不含蚯蚓的对照土壤中矿化量的1.5~1.7倍,然而当移出蚯蚓后,残留14C-SOM在两种土壤中40 d内的矿化都比对照土壤中低。大约有4.2%~4.8%的14C-SOM被蚯蚓吸收利用。在有蚯蚓存在的土壤中,14C-SOM残留物在胡敏素中的含量有所增高,而在溶解有机物(DOM)中的含量显著降低。14C-SOM在不含蚯蚓的蚓粪中55 d内的矿化量和矿化动力学以及残留分布与在对照土壤中均没有显著区别。这些结果表明,蚯蚓对微生物源14C-SOM转化的影响主要是蚯蚓的肠道作用,这种作用可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初期对14C-SOM矿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后期对14C-SOM残留物的稳定化作用。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研究蚯蚓对其它来源SOM降解和转化的作用,阐明蚯蚓对SOM稳定性的控制机理,对揭示全球碳循环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蚯蚓  降解  土壤有机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肠道作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