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心茹 曹茜 季舒平 陈浩 张廷靖 刘建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青岛26623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4,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266237,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青岛266237;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青岛26623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5059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71523) |
| |
摘 要: |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植被变化对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3个生态参数,分析了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并以NPP为指标量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贡献.研究发现,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FVC(Slope=0.004,p<0.05)、LAI(Slope=0.011,p<0.05)、NPP(Slope=3.54 g·m-2·a-1,p<0.01)呈显著增加趋势,说明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植被生长状况趋好、植被生产力提高.气温、降水和太阳总辐射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分别为0.006、0.81、-0.03g·m-2·a-1,即降水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最大,这主要是因为黄河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受降水影响大,当地土壤具有盐碱化风险,降水可以补充淡水资...
|
关 键 词: |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净初级生产力 黄河三角洲 植被变化 |
收稿时间: | 2021-07-29 |
修稿时间: | 2021-11-01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