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不同污水处理系统的耐药基因组分布特征和传播机制 |
| |
引用本文: | 苏志国, 陈伟东, 郑宇涵, 危婕, 李菲菲, 陈嘉瑜, 陈吕军, 温东辉. 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不同污水处理系统的耐药基因组分布特征和传播机制[J].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18(2): 1-13.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21227001 |
| |
作者姓名: | 苏志国 陈伟东 郑宇涵 危婕 李菲菲 陈嘉瑜 陈吕军 温东辉 |
| |
作者单位: | 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4;;;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871;;; 3.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34;;; 4.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嘉兴 31405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0185,52070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938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721815);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 |
| |
摘 要: | 污水处理厂是向水环境中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热点。与城镇污水相比,工业园区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更有利于ARGs的增殖和扩散。为探究不同类型废水环境的ARGs组成特征和潜在的传播风险,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别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W1-SD)、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W1-SI)和2个城镇综合污水处理系统(W2-LH1和W2-LH2)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杆菌肽类抗性基因是废水环境中的主要耐药类型,Ⅰ型整合子、转座酶基因等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对sul1、aadA和ereA等基因亚型的增殖扩散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序列分型发现质粒型ARGs的相对丰度更高,尤其是在进水样品中,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抗性基因是主要的质粒型ARGs;污水处理过程削减了ARGs多样性,且经过二次沉淀工艺,ARGs丰度均明显降低,但在W1-SI和W2-LH2中,后续的深度处理工艺又使ARGs丰度升高;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相比,W1-SI的ARGs组成更为稳定,最终排水中富集了较高丰度的质粒型ARGs,同时识别到了高频率的潜在水平基因转移事件和2条携带多种抗性基因的重叠群序列(contigs),表明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具有更高的ARGs传播风险。本研究丰富了不同类型废水环境耐药基因组的已有认知,为有效管控废水排放特别是工业园区废水排放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污水处理厂 工业废水 宏基因组 传播机制 |
收稿时间: | 2022-12-27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