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外加碳源对抗生素诱导大肠杆菌Hormesis效应的调控作用
引用本文:沈洪艳, 韩冬旭, 杨雷, 李双江, 孙昊宇, 唐量. 外加碳源对抗生素诱导大肠杆菌Hormesis效应的调控作用[J].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18(5): 156-164.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30106002
作者姓名:沈洪艳  韩冬旭  杨雷  李双江  孙昊宇  唐量
作者单位:1.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18;;; 2. 河北省药物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18;;; 3.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检测与管理系,石家庄 050026;;; 4. 上海大学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7270,22006116);
摘    要:抗生素对细菌通常表现出“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这显著影响了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估。目前关于抗生素诱导细菌Hormesis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碳源条件,针对多种碳源共存条件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为进一步探究外加碳源对抗生素诱导细菌Hormesis效应的影响,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为受试生物,在外加不同浓度葡萄糖的Mueller-Hinton培养基中测定了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TCH)和2(5H)-呋喃酮(2(5H)-furanone, 2F)2种抗生素单一及联合暴露对E. coli生长的毒性效应,并分析了外加葡萄糖与抗生素对E. coli生长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TCH和2F单一及联合暴露均能诱导E. coli产生Hormesis效应,随着外加葡萄糖浓度的升高,TCH、2F和TCH+2F在低浓度下对E. coli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最大促进率分别由47.66%、9.08%、5.63%增加到158.65%、40.20%、21.30%;在高浓度下对E. coli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EC50值分别从3.17E-05、1.62E-02、3.71E-03 mol·L-1增加到9.24E-05、4.10E-02、1.01E-02 mol·L-1;外加葡萄糖与抗生素对抑制E. coli生长的交互效应总体上呈拮抗作用,且随着外加葡萄糖浓度升高拮抗作用也随之增强,可以看出外加碳源能够降低抗生素的细菌毒性。本研究可为从外界营养条件角度更加全面评估抗生素的Hormesis效应及生态风险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关 键 词:抗生素   大肠杆菌   Hormesis效应   碳源   葡萄糖
收稿时间:2023-01-06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