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及其源结构解析——以2007年为例
作者姓名:王超  张洪  唐文忠  单保庆  荣楠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 2012ZX07203-006)
摘    要:以海河流域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密度和排放行业结构分析,系统解析流域污染源结构.结果表明,流域废污水来源复杂,污染物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工业行业结构性污染突出.流域北部废污水排放以生活污水为主,南部以工业废水为主,COD排放以工业源为主.污染物排放空间格局上,COD排放主要集中在北三河、子牙河及徒骇马颊河水系;氨氮排放在子牙河水系高度集中;重金属、氰化物、挥发酚仅在局部区域集中排放.污染物行业结构上,造纸、食品和石化是COD主要排放行业,占排放总量75%;石化、食品和皮革是氨氮排放主要行业,占排放总量80%;重金属主要排放行业为石化、皮革和冶金.根据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布和排放结构,子牙河水系是海河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造纸、食品和石化行业是污染负荷削减重点行业.

关 键 词:海河流域  污染源结构  行业结构
收稿时间:2014-08-26
修稿时间:2014-09-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